当前位置: 首页 > 师长寄语 > 正文

于风政:滚滚红尘中的执着与坚持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09日 点击次数:


滚滚红尘中的执着与坚持

——贺《木铎法萃》创刊

由尹疏雨博士任主编、陈杰、陈幸两位青年教师任副主编、全部由学生任编辑的学术刊物《木铎法萃》第一期正式出刊。在昨天下午的发刊会上,看到内容丰富、设计典雅、印制精美的杂志,听了主编和编辑们气华横溢、激情满怀的讲演,我觉得这个师生共建的团队有创意、有干劲、有水平,了不起!

编辑和出版自己的学术期刊,几乎是每一个教育和学术单位的梦想,因为它对于发表研究成果,参与学术讨论,推动学术进步,扩大学术影响,都有重要意义。但是,有梦想的人很多,实现这个梦想的却很少,主要原因不在于我国的出版管理制度多么严苛,刊号多么难批,而是大多不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以正式人员编制和经费支持为主的物质条件,其二是以充足的高水平研究力量为支撑的学术资源条件。也许更重要的是,缺乏一批有才华、有见识,又愿默默奉献为学术研究修桥铺路的人。

我们学院2003年创办以来,办一份学术性的刊物(哪怕是内部阅读或交流而不公开出版),是一直的梦想,其间有行动、有尝试、有成果,但是很难坚持下来,使人经常感到无奈与遗憾。作为一个有40名专任教师、有比较强大的研究力量和学术资源的教育学术团体,是应当有、可以有自己的学术园地的。

感谢《木铎法萃》,再一次让学院老师们的梦想成真!《木铎法萃》的内容“以综述为主”,“力图以原资讯为原始素材;客观描绘资讯的形成过程;综述资讯背后的知识要点,以此来帮助而非代替每一位读者对时讯的理解”(摘自该刊第1期首页之“办刊宗旨”),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独树一帜。这一定位,扬我之长,避我之短,便于坚持、扩展、提升,好!

我昨天在发刊会上说过:“一位天才而又钟情于学术的老师,一群聪明而又满怀激情的学生,孕育了《木铎法萃》”。学术研究是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和思考,做真学术是一种乐趣;学术传播是要架设一座座桥梁,让人们可以分享研究者的成果,是一个奉献性的苦差事。可是,学术没有了传播,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感谢为《木铎法萃》的创办和出刊付出劳动的每一个人。

我们的国家、社会要进步,靠每一位公民;我们的学院要进步,靠每一位教师,也要靠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院是个教育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使命是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而教师的价值则蕴含于、体现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之中,因此又可以说,大学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地方。《木铎法萃》的创刊,即是一个证明,因为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产物。

一个缺乏基本条件保障的刊物,长期生存,并不容易。但是,我信奉“人是精神的存在”这句名言。精神就是信念,就是动力。有了精神,才有创造,才有坚持。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我们的学院,物质不富足,但不缺精神,也不应缺了精神。我相信《木铎法萃》能够五年、十年,薪火相传地办下去。如果它能坚持十年,希望后来人能为它举办一个隆重的庆典,不是肯定它对学术的贡献,而是表彰它那份在“滚滚红尘”中的执着与坚持,因为在今天,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于风政,2015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