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长寄语 > 正文

于风政:昂首阔步走出去,世界是你们的!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01日 点击次数:


昂首阔步走出去,世界是你们的!

——在法律与行政学院2013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词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朋友

大家好!斗转星移,春去夏来,又到了送别同学们的时刻。今天,我们隆重举行2013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我代表全体教师,向全体毕业生和家长朋友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同学们,四年前,在你们的开学典礼上,我说过:“你们不要因为高考分数低‘落’到了珠海分校而感到沮丧,法政学院是一个优秀的教育集体”。坦率地说,那个时候,许多同学来到这所刚刚建校七年的大学,是带了几分沮丧与无奈的,内心并不情愿,也不快乐,对学校缺乏信心,对前途感到迷茫。背负着父母的期望,人生的路怎么走,是摆在每个同学面前的大问题。

四年时间过去了。今天,回首既往,蓦然间,你会发现,经过四年的学习和煅炼,你已经脱胎换骨,成长为一个有知识、有思想、能独立的成年人。为什么这样说呢?中学时代的你,每天的事就是读书、背书、考书,再加吃饭、睡觉,既无暇也无能力观察社会,既无暇也无能力反省自我,考上大学是唯一的目标。今天呢?你的理论知识已经远非中学生所能比拟,你已经能够抛开书本,独立地观察和分析我们所处的这个复杂的社会,能够自觉地、冷静地反省自我,懂得了怎样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发展,如何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规划,不但知道自己的人生道路应该朝哪个方向走,也大体知道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把握有多大。大学的任务就是成长。你成长了,这个大学就没有白念;你成长得很好,自己很满意,这就是成功的大学和大学生活。

同学们,回顾你四年的读书生活,看看我们的老师,你会承认;四年前我没有说错,法律与行政学院的确是个优秀的教育集体。我们的教师,上到七十多岁的郭齐家先生,中到肖杰、谭桂珍、白非、毕士宏、胡雪梅等这样的中年教师,下到各位毕业后加入我院教师队伍的青年博士和硕士,可以说,法政学院的教师无一人不敬业,无一人不爱生,无一人不精专,无一人不努力。这是一支非常优秀的教师队伍。我提议,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感谢!

一个优秀的教育集体,是由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组成的。我们的老师们从来就认为,上进出自人的本能,高考分数不能说明更多的问题;古人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们则认为,只要教师善教,学生勤学,生生皆可成功。四年过去了,你们没有使我们失望。四年来,你们遵从老师们的指引与教诲,自强不息,奋发上进,勤奋学习,增长了知识与能力;你们与同学和睦相处,互相学习,情同手足,收获了感情和友谊;你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了眼界,了解了社会,提高了能力。今天我可以有信心地说,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同中国任何一所大学的学生一样优秀。昂首阔步走出去,世界是你们的!

同学们,在你们圆满完成学业的时候,不能忘记含辛茹苦、养育你们成人、无论你们走到哪里都无微不至关心着你们的父母。我现在住的楼上有一对母子,儿子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他可能有特殊的困难,母亲专门在这里租了房子来陪读,父母爱子之心,实在感人。我们有的同学,来自农村或打工者的家庭,父母辛勤劳动,省吃俭用,苦苦支撑着孩子的学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用掌声向爱我们、关心我们的父母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我相信你们对未来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但是,我还是要代表在座的各位老师,再给你们提一些希望。

第一,希望你们以“孝”为本,自强不息。孝,即孝敬长辈,孝顺父母。父母之慈,子女之爱,发自人性,出于自然。一个家庭,父母有父母的责任,儿女有儿女的义务。有舔犊之恩,就有反哺之报。遵守传统伦理,尽为人之子女的责任,是人生的第一义务。孝的最低层次,是让父母衣食无忧,幸福、快乐。由“孝”展开,衍生出为人夫、为人妻、为人之父母的家庭伦理与责任,这都是人生不可推托的天赋义务。我们读书、工作、奋斗,最直接的目的,不但是要自己过得好,更要尽我们的这些家庭义务。“孝”的观念、家庭的责任感,是人奋发向上、不屈不挠的永远的动力。一个不懂孝道、不尽孝道的人,能够爱社会、爱他人、为他人服务吗?不会。“百行孝为先”,这句古训,请各位铭记。

第二,希望你们以德为本,立德修身。人靠什么立在世上?有人说靠“爹”,“爹”总是要死的;有人说靠钱?钱多招祸;有人说靠“能”?能人能做大事,做成大事的往往不是能人。其实,我们活在世上,生活在众人之中,靠的是道德。做人处世,诚实守信,仁爱爱人,秉持良心良知,坚守道德底线,这都是立身之本。我们汉族人没有宗教,但讲人性,讲良心,恻隐之心、同情之心、仁爱之心、是非之心,这些东西为人性所固有,只是有时候不小心,我们自己把它们弄丢了。今天的中国,可以说人心不古,道德崩溃,但是,道德重建,要从我们自己做起。希望同学们一生都要注意道德情操修养。为人子,要恪守为人子的道德;为人之父母,要恪守为人父母的道德。对社会公共事务,要尽社会一分子的义务。如果成为公务员、法官、检察官,手里有了权力,要秉公办事、奉公守法、廉洁自律,贪脏枉法是很可耻的事。若成为律师,你要记住,律师不只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维护公平正义、推动法治建设,也是律师的神圣职责。你若经商,请记住诚实守信、童叟无欺是基本的商业道德。不论做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做官还是做一个平民,无论社会风气如何、他人如何,我们都要秉持自己的良心良知,坚守道德底线,做一个问心无愧的好人。

第三,希望你们终身学习,永远进步。我们要相信,不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人的生存、发展,最终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自己的学识与能力,取决于自己的品德与为人,取决于自己的拼搏与意志。资源有限,机会有限,需求无限,因而竞争无限。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你们以后身处复杂的社会和激烈的竞争之中,要透彻地理解社会、认识和适应环境,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理解力。在追求成功和幸福的道路上,你们必定要经常变换职业,每一种新的职业都需要特定的素质与能力。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进程,中国将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你们中的大部分同学的学识、能力与素质,并不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希望你们毕业以后,无论工作多忙,生活多苦,都要坚持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高。在中国,最可靠的生活保障,不是银行里存的钱,而是自己的素质与能力,因为中国的钱贬值太快了,私有财产太没有保障了。

同学们,你们中间将有三十名左右的同学到国外学习,这可能是历届毕业生中最多的。希望到国外学习的同学以珠海乡贤容闳为榜样,既要有爱国之心,更要有兴国之志;既要认真学习西方的科技与管理,更要重视观察和研究西方国家的政治、社会、教育和文化。近代中国的进步始自向西方学习,改革开放也是向西方学习和开放。这个过程过去和现在都非常曲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人始终没有透彻地了解西方。现在留学生数量惊人,但是,大部分人出于狭隘的功利目的,既缺乏清末和民国时代留学学人的爱国救国情怀,也缺乏20世纪80年代留学一代的兴国之志。希望你们中间再出一两位新时代的容闳!

在座的诸位,有37名社工的同学。你们是我们学院社工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我要特别代表全体教师向你们表示祝贺!你们入学的时候,老师们曾说,希望你们成为社工的“黄埔”一期,成为广东社工事业的开创一代。过去四年,社工专业从无到有,教学中遇到不少的困难,感谢同学们的坚持、理解与支持。学院为了加强教学,打造优势,也作了很大的努力,尤其是建立了和台湾静宜大学的合作关系,为同学们提供了到台湾接受专业教育的机会,这在大陆地区近二百所有社工专业的学校中可能是唯一的。我始终认为,社工这个职业功德无量,前途无限,中国要成为一个文明的国家、人人幸福的国家,社会事业一定要发展,社会工作一定要发展。不论你们毕业后是否从事社工的职业,我都相信,社工的职业伦理与职业训练,将有益于你们的一生。我更相信,未来十年、二十年,广东社工、中国社工的领军人物,必将从你们中间产生。

最后,我想重复我在去年2008级毕业典礼上的一段话:由于专业的特点,我们的许多同学将来会成为各个领域的管理人员,因此,希望你们无论何时何地牢记和实践我们大力培育和倡导的“法政精神”,这就是:抱持良心良知,崇尚精神独立,追求民主法治,坚守公平正义;以仁爱待人,以诚信立世;勇于承担,有志且韧。

现在讲“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个人幸福三者统一之梦。让我们师生共勉,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和理想,永远前进,奋斗不息!

谢谢大家!(于风政,2013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