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长寄语 > 正文

重视非智力素质的培养

 发布日期:2009年02月19日 点击次数:


我在世上活了几十年,走南闯北,见过的人和事不少了。据我观察,世上的人,或成功,或失败,智力素质很重要,非智力性素质的影响似乎更大一些。我在去年初学院召开的春季学期教学准备会上曾经谈到过这个问题。我把它抄在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看有没有道理。(于风政,2009年2月17日)

教育的意义在于影响教育对象的心理与素质结构,使它们发生教育者所希望的变化。受教育者的内在素质结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可称之为智力性素质。智力性素质又包括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基本素质主要是接受知识、发现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与判断问题的能力,计划、组织、协调实现工作目标的能力,等等。专业素质主要是在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积累与技能训练。我把它们称之为智力性素质,是因为获得这些素质主要途径,是系统的知识传授与能力、技能的训练。可以说,今天大学里的教学活动,主要目标就是使学生获得这些素质。

第二部分可以称之为非智力性素质。它至少包括这样一些内容,一是个体的自我认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价值、独立的精神、独立的思维、独立的权利与义务。青年一代有没有这样的自觉,关系到中国能否转变为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文明、和谐的国家。二是健全的人格,心口如一,表里如一,心境平和,善与人相处。三是精神与意志,包括进取心、竞争意识、拼搏精神、不怕困难与挫折、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意志。四是道德与修养,对社会公德的理解与坚守,对公民道德的理解与坚守,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与坚守;大公无私、先人后己、乐于奉献、甘愿吃亏的高尚情操。五是社会理解与社会承担,能从比较全面和透彻地理解社会,理解社会的结构、政治、文化及运行机制,比较自觉地适应社会,知道该坚守什么、改变什么;勇于承担作为公民和精英分子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六是工作态度与工作作风,做事认真负责,严密细致,精益求精,雷厉风行,讲求实效。除了这几点,我们还可以列出许多。

在今天这样一个分工细密、高度专业化、激烈竞争与剧烈变化的社会里,一个人的发展与成功,智力性素质与非智力性素质到底各自发挥怎样的作用呢?我们可从现实的观察中得到启发。

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普遍现象是,专业性越强的领域,专业素质优秀的人越容易成功;专业性越差的职业,专业素质的作用就小一些;而不论何种职业,智力素质中的基本素质又发挥着最突出的作用。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往往不是专业素质最好的人,而是综合素质最好的人。我认为,构成综合素质之核心的,第一是非智力性素质,第二是基本素质;第三才是专业素质。

我们看到的第二个普遍现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什么、毕业后做什么的人越来越少,不断变换职业已成为普遍的生存与生活方式。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专业对口的有50%吗?在用非所学的情况下,专业素质已不大能够发挥作用,发挥作用的主要是非智力素质与基本素质。而在非智力素质与基本素质二者之间,非智力因素是成功的前提,基本素质是成功的支撑。也就是说,非智力素质差的人,纵然基本素质良好,也很难成功或有大的发展。非智力素养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意义、对学生的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的影响,至少是不亚于智力素质的影响。

如果这种分析是符合实际、有道理的,我们就能够对贯彻“全面发展、德育优先”的教育方针的意义和途径获得新的认识。比如说,我们的专业课教学,目的和重点都不应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专业知识的讲授与讨论,进行基本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因此,教学方法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实践式、研究式。一味灌输、强求一律、死记硬背、闭门教学,都不利于培养基本素质。要特别重视独立判断、独立思考、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这可能是2003级教学成功的重要经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特别重视、爱护、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独立思考、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对有志向、爱读书、有思想但特立独行、不守常规、缺点和“毛病”比较突出的学生,要关心、容忍、保护、指导、鼓励,将来有大发展的学生可能就在这样的人里头。2003级就有这样的例子。

非智力素质的养成需要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因此,要引导和督促学生广泛阅读,加强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学、中国传统文化等学科的学习。要加强通识课的选课指导,积极开设、开好本院的通识课,提高通识学分的利用效果。智力范围内的基本素质可以主要依靠专业教学来获得,非智力素质的获得,不但要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也要发挥学生工作、管理工作、党团建设、课外活动等各种教育资源、教育形式的作用,融课堂教育、环境教育、实践教育、养成教育为一体。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他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他们都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都强调教育环境对人的影响。较之智力性素质而言,非智力素质的获得,更加依赖于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的教育环境与学校生活。把非智力素质的教育贯注于教学和生活的一切方面乃至各个细节,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健康地成长和成熟。

教师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也是学生人生的导师。在学生的非智力性素质养成方面,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极大。教师课上课下的言行举止,反映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反映出的人品与才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可不慎。比如,几年来,我对怎样讲解中国宪法第一条,一直很伤脑筋。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宪法第一条的条文规定与政治现实差距很大。如果我违心地向学生解释它如何符合现实而要求相信,学生们一定会说:连于风政这样五十岁的大学老师讲课都言不由衷,假话连篇,还怎么叫学生说真话?大学里面的人都这样,中国还有什么希望?我们怎么让学生追求真理、尊重事实、心口如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还有什么威信、形象可言?再比如,我讲社保政策,要讲政府重视、政治进步、政策发展,但也一定会指出,在社保制度平等地覆盖全体公民之前,用中央财政或国有企业利润补充社保基金的做法不符合社会公正与公平的原则。如果我们大家在教学中都这样做,学生精神世界中的理想、信仰、信念、价值观、公平思想、正义感、是非观念、正直诚实守信等做人的道德等非智力素质,就会慢慢形成,至少是会受到积极的影响。有些小事情,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可小视。比如说,学生的作业你懒得一份一份看,期末划个一样的分数;判卷判错,分数计错,你不但在责任心和工作作风方面没有为学生做表率,还会非常伤害他,因为你对他没有起码的尊重和重视。曾经有个青年教师,学生在课堂上顶撞了他,期末考试就给这个学生不及格,这样做对学生精神与道德健康的影响有多大!在学校这个教育集体中,每个人都是教育环境的构成因子。教育书育人的前提是为人师表,在这个问题上,青年同志要向老教师学习,要有高度的自觉。

我上面说的“非智力性素质”,其内涵包括“德”的内容,但比“德”更宽一些,也可能更高一些。重视非智力性素质的培养,也就是贯彻了“全面发展、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缺“德”的教育,是没有品位的、不入流的教育,更不是优质的教育。法政学院要永远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它渗透到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无德不成人,做人先修德。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管理领域,承担社会管理职责,如果道德低下,不但不能服务于民族和人民,还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摘自2008年2月15日于风政在法政学院春季学期教学准备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