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才能奋进
——在法律与行政学院2020级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于 风 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0级开学典礼。我代表法律与行政学院全体老师向新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大学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显著地充实、完善和改变人的知识结构,塑造人的思维方式与品格,也为发展职业技能奠定基础。有些天才如比尔.盖茨、乔布斯也许不需要接受完整的大学教育,我们不是天才,接受大学教育是人生的必需。
我要感谢各位同学和你们的家长,感谢你们对我们北师大珠海分校法律与行政学院的信任。同时,我也要恭喜各位,恭喜你们选择了北师大珠海分校法律与行政学院,选择了法学专业,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法律与行政学院是一个思想开放、学术民主、教学相长、学风优良、在珠三角享有很高社会声誉的教育团体。法学专业是珠海分校办得最好的专业之一,自2003年创办以来,已经培养了3000多名法学人才。我们的教育质量、学生发展,在同类院校中遥遥领先,同其他国内著名学校比起来也并不差。
由于分校向校区转型的影响,本届新生的地区多元化受到压缩。我们2020级205名新同学,177名来自广东,28名来自外省。广东省的同学就读于广东,省外的同学来到广东,这个选择,同样也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南宋以来,广东始终是中国最重要甚至曾经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口岸。明代以来,由于陈焕章、方献夫、湛若水等一批思想家的出现,岭南成为与浙东并驾齐驱的文化高峰。经过明清两代的演进,岭南的乡村文明已经成为中国的典范。近代以来,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一大批杰出人物的出现,更使广东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基地。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广东人以深厚的传统文化、虚心向西方学习的博大胸怀,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引领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今天的广东,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最活跃、经济最发达、社会最文明、最有希望和前途的地方。人是环境的产物。广东的大环境,最适合青年人的成长与发展。生在广东或聚在广东、学在广东,是我们的幸运!
同学们都知道,珠海分校将于2024年停止办学,你们是珠海分校的最后一届学生。同学们不要担心我们的教学会虎头蛇尾。一定要相信法政学院全体教师的职业操守,相信我们会一丝不苟、善始善终地完成教学任务。珠海校区法学专业去年已经开始招收硕士生,他们的教师与其他教学资源可与我们共享。今天,校本部法学院李滨副院长、袁志杰副院长也来出席我们的开学典礼,这就是一种姿态。我相信,2020级将是法学专业最优秀的一届学生。
同学们,今天你们踏入了大学校门,开学典礼是第一课。作为院长和老师,我只提一个希望,就是希望大家做一个“自觉”的人。我说的“自觉”,主要有以下几层意思.
首先,是时代的自觉。时代是我们所处的大环境。时代如滔滔江河,个人不过是急流中的一粒细砂。认清时代,顺应潮流,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那么,今天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时代呢?这个问题太大,我只能说,我们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与中国改革开放前四十年大不相同。在国内,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均GDP仍在全世界第80位左右。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经济增速放慢,使得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呈现出尖锐和激化的趋势。在外部,美国强势遏制中国崛起,中美冲突从经济贸易的层面上升到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和平发展的时代结束,冲突与对抗的时代到来。在全新的形势下,如何认识世界,认识中国,认识自己,如何顺应时代的潮流,从宏观上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前途和命运。我希望同学们更多地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变化,通过广泛的观察、阅读与思考,更加透彻地理解今天的中国和世界。
其次,是使命的自觉。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可能充满困难与挑战的新时代,我们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国家、民族是宏大的集合概念,个人是很卑微很渺小的,但是,国家和民族的兴亡,实取决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在这个新旧时代转换、各种思想剧烈碰撞的时期,新一代青年的使命是什么呢?我觉得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延续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开创、有我们这一代人参与的改革开放、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定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现代文明国家不动摇。我为什么要把你们的“使命”讲得这样大、这样高?今天,你是法学专业的学生,明天你将成为律师、法官、检察官,你将直接参与国家的法治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进入精英的行列,而一个国家的进步,是由精英阶层引领的。可以说,你们怎样,未来的中国就会怎样。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国能不能继续进步,最终实现民族复兴,不要出现停滞和倒退,就取决于你们这一代人。
第三,是“学习”的自觉。我这里讲的“学习”,是大学习,近似于“文化”。最近这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力迅速强大,一些人开始自高自大起来,“厉害了我的国”响彻云霄,认为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应该颠倒过来,西方应当抄中国的“作业”,中国不再需要向西方学习。同学们不要受这种思潮的影响。我们要有文化自信,因为我们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伟大的文明,但是,自鸦片以来的180年间,中国任何大的进步,都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也是西方文化。封闭与开放,不局限于经济与科技,也包括精神层面上的文化或文明。文明的生存与进步,离不开文明间的互相学习与借鉴。现代化产生于西方,是基督教文明的产物,现代性、现代化赖以树立其上的契约、自由、平等、法治、尊重个人权利与利益等等,只存在于西方文化之中。陈独秀先生说过:“伦理的觉悟是吾人觉悟之最后觉悟”。他的意思是,中国社会要进步,必须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彻底的改造,这是中国摆脱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文化基础。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就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西方文化的主要元素向中国社会全面渗透,开始形成了一种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明于一体的新文化,为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社会进步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和保障。
我为什么要在今天这样一个严肃的场合说这样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呢?因为同学们的专业学习会立即遇到这个问题。近现代中国的法学理论、司法制度、法律规范,大多来自于西方。因此,这个学期开设的法理学、宪法学,老师们很可能开口古希腊,闭口英美欧,开列的参考书大部分是西方人的书。希望同学们不要受时下舆论的影响,不要先入为主,不要带任何成见,认真阅读,虚心学习。我们学院历来秉持中西并重、兼收并蓄的教育思想。这个学期开设的“中国法制史”和“中国文化经典著作选读”,讲的就是中国文化。法律植根于、生长于社会生活之中,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的形成、演变,法律的根基是历史与文化。你要懂得什么是法律,什么是西方的法律、什么是中国的法律,中国和西方的法律为什么是这样,就要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洛克,读西方的历史;就要读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读中国的历史。我们珍视和继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要虚心向其他民族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因为这是延续和丰富伟大的中华文明所必需。无知者自大,不读书者无知。不读书、无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评论权和批评权。
第四,人格的自觉。“人格”没有统一的界定。我认为,人格首先是人之为人的特性和人的基本价值。人是有思想、有理性、在群体中生活的动物,人对群体的贡献,应当是独特的,独特才更有价值。独立人格、独立精神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条件;有独立的思想、独特的工作,才有对群体的独特贡献。因此,人格的自觉,就是个体自主性的自觉,是个体思想与精神独立的自觉。反映在我们的学习上,就是要独立思考、自由思想。“怀疑一切”,是马克思的名言。明代大思想家陈焕章先生说过:“学贵多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有了独立精神,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习惯,才能真正牢固确立理想、信念,才不会成为他人的思想与精神奴隶,也才会有独立工作的能力。作为一个未来发法律为职业的人,独立精神、独立思考更为重要。
第五,修养的自觉。全面发展,德育为先,是党的教育方针。人无德不立,更是生活的经验。做一个正常的人,要有基本的道德;做一个成功的人、受人们欢迎的人,要有更高的道德。特别是研习法律、将来以法律为职业的人,道德修养更是重要。最近20年来,我国的法院系统,每年因违法乱纪受到纪律与刑事处分的司法干警都在千人上下,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除了司法体制、司法人员选任制度等方面的缺陷外,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平低下,经不起诱惑,恐怕是最重要的原因。司法腐败是最让人绝望的腐败。希望我们法政学院的毕业生队伍中永远不出腐败分子。还好,直到现在还没有。
讲上面这些话,是为了阐明我们法政学院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和院风,这就是“追求民主法治,抱持良心良知,坚持独立人格与独立精神”。
同学们,我经常说,我们脚下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近代以来,从大香山地区,从珠江口西岸,走出了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大思想家,孙中山这样的大革命家政治家,走出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企业家、教育家、音乐艺术家、报人、医生和现代社会应有的其他群体。中国的现代化是从广东起步的。中国没有哪一片土地产生过如此众多的、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和社会面貌的杰出人物。我们生活在这片前人精心呵护、为它的美好而浴血奋斗的土地上,要精心守护这片土地,用心建设这片土地,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我和各位奋力前行!
愿我们在今后的四年里,尊师重教,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祝大家在这座中国最美丽的海滨城市生活得建康、快乐!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