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教务 > 正文

读书小组招募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04日 点击次数:


● 尹疏雨老师读书小组

一、活动目的:

本次读书小组活动拟以“民主”为主题,通过研读相关经典著作,把握“民主”一词的内涵和外延。

二、阅读书目: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三、面向对象及要求:

1.对该话题有浓厚兴趣的,平时喜爱读书、勤奋刻苦、自制力强的同学。

2.拟招募5人;

四、报名方式:

请发送个人申请至:ysy.paul@bnuz.edu.cn,择优选拔。

● 向羽老师读书小组

一、阅读书目:

《自杀论》,涂尔干著。

二、读书时间:

周三下午,乐育楼D103

三、报名方式

电子邮件至xiangyu20070121@163.com,并说明报名缘由、保证参与时间,不超过10人,先占原则

四、截止时间

3月27日(周日)

● 徐雯老师读书小组

女性主义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以来社会科学的又一次思想革命。从17世纪至今,流派众多的女性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者,为我们思考性别平等、妇女解放、性别歧视、结构性压迫、弱势群体等社会生活的重要议题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如何看待我们现在社会中的性别问题(春晚 女生节 招聘歧视 家庭暴力)?性别还是问题吗?性别平等真的实现了吗?它该如何实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在如何实践自己的性别?我要成为怎样的男人或女人?这与我们的社会、文化、制度有何关系?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有兴趣,特别是对如何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关照中国的性别现实感兴趣,欢迎你与我们一起开展本次读书小组。

本次小组选定的书目是《女性主义思潮导论》,由美国北卡罗来大学夏洛特分校哲学系教授罗斯玛丽·帕特南·童编写,艾晓明等翻译,是一本入门级的女性主义理论介绍,为英美大学女性主义及其妇女研究课程的必读书目。这本书根据女性主义的历史演进,对女性主义的各派理论给予了细致的说理和精当的评价,力求作出辩证的分析,既讨论其优点,也指出其不足。此外,我们也会附带了解这本书中提到的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和她们的代表作品。

本次小组我们将选读其中的章节,公分七次开展,具体安排为:

1)见面会,导读 (要求阅读导论部分)

2)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潮 (第一章)

3)激进主义女性主义思潮(第二章)

4)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思潮(第三章)

5)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第五章)

6)后现代女性主义(第六章)

7)生态女性主义与全球女性主义 (第八-九章)

由于本书在市场上已经较难购买到,教师将提供书籍电子版。

本次小组欢迎对女性主义、社会性别感兴趣的同学参与,除了每周(或隔周)定期阅读和讨论,我们也将分享与议题有关的新闻、影视作品等,小组人数以八人为限。

有意参加者,请以“读书小组报名+姓名”为邮件主题,发送到徐雯老师bnuzhsw@163.com。邮件正文中,请简单介绍你自己,告诉我你是谁,你为什么会对这个读书小组感兴趣,以及如果参与,你将如何对小组活动产生什么贡献?

报名截止日期:3月25日(第四周周五) 中午11:00

● 何广材老师读书小组

一、阅读书目:

1.《法律的正当程序》,[英]丹宁勋爵著,李克强、杨百揆、刘庸安译,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2.《看得见的正义》(第二版),陈瑞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二、活动形式:

每周一下午组织研读,每次2个小时左右,学期末提交一份读书报告。

三、报名方式:

年级专业不限,有兴趣的同学请在3月25日前将姓名、班级和手机号码发送到以下邮箱:gdcc321@163.com,邮件主题注明何老师读书小组报名。限额10人,先到先得。

● 梁栋老师读书小组

一、研讨主题:

家系图软件实践练习:家庭故事的探索与新的叙事

二、主要内容:

1、家庭剧本的创作(家庭生命周期/故事的发掘与探索)

2、家庭问题的分析与诊断

3、家系图软件的基本概念与操作

4、家庭故事的发掘与分析(发展新的叙事和理解)

5、家庭问题为本的社会服务项目设计

三、人数:

10人

四、阅读书目与操作软件:

1.莫妮卡.麦戈德里克:家庭评估与会谈技巧,启示出版社(须复印部分章节)

2.GenoPro 2016 版本(教师提供免费版)

五、活动方式:

计划举行六次,每次2小时(活动初步定在周末晚上,但具体时间根据报名同学的时间商定),以专题和问题为主线,教师主讲、自由对话讨论,第六次时,学生绘制一份家系图、完成一个家庭问题剧本创作和表演即可。

六、报名要求与方式:

对“家庭”具有浓厚的研究探索兴趣的同学,能做到全程参与。有意向的同学可发邮件报名:liangdong@pku.edu.cn,需在邮件中写出报名原因以及每周末可参与的时段。报名截止时间为2016年3月20日晚9点。

● 刘世强老师读书小组

一、阅读书目:

《论犯罪与刑罚》,贝卡利亚著,黄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面向对象:

2014级法学专业学生

三、报名方式

电子邮件至sharkflying@126.com,不超过10人,先占原则

四、截止时间

3月13日(周日)

● 于风政老师读书小组

一、读书内容:

柏拉图理想国和朱熹四书集注

二、面向对象及报名方式:

年级专业不限,有兴趣的同学请在3月16日前将姓名,专业,年级和联系电话发送到以下邮箱:fzjw@bnuz.edu.cn,邮件主题注明于老师读书小组报名。限额10人,先到先得。

● 白非老师读书小组

一、读书内容:

德国民法典

二、面向对象及报名方式:

人数10人内。要求大二或大三学生,喜欢研究民法,遵守时间规则。有兴趣的同学请在3月16日前将姓名,班级和联系电话发送到以下号码:18826900606。

● 刘志老师读书小组

一、研讨主题:

佛教文化与中国法治建设的时代契合——法律与佛教戒律之比较

二、主要内容:

1、本体论差异:性恶论与性空说

2、主体论差异:人人平等与众生平等

3、方法论差异:他律与自律、律行与律心

4、目的论差异:定分止争与觉悟生命

5、因果论差异:相当因果关系说与因缘果理论

6、属性论差异:人定法与自然法

7、佛教戒律与现代法治建设中的具体制度契合点:以民法和刑法为视角

三、人数:

5-7人

四、活动方式:

每周或两周聚一次(具体时间根据报名同学的时间商定),以专题和问题为主线,自由对话讨论,教师引导和归纳,期末学生写一份研讨心得体会。

五、报名要求与方式:

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的基础,能做到不缺席。有意向的同学可发邮件报名:56245620@qq.com

● 孙宏友老师读书小组(名额已满)

一、读书内容:

了解英美文化习俗,学习在英美国家沟通和交流方式

二、读书书目:

Watching the English(须复印)

三、活动形式:

布置阅读内容,每两周讨论一次,学习语言为英文

四、要求:

有兴趣去英美加澳新留学的学生

五、报名方式:

请有兴趣的同学将个人信息发送到以下电子邮箱forestsunluo@aliyun.com

● 袭亮老师读书小组

一、活动目的:

本次读书小组活动拟以“公共领域”为主题,通过研读相关经典著作,把握“公共领域”的历史演变及其内涵、特征,进而学会以此为理论视角透析当下中国。

二、阅读书目:

1. 阿伦特:《人的境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14年6月版;

2.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学林出版社;

3. 汪晖 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出版)中的四篇文章。

三、活动形式:

1、课外研读,撰写读书笔记;

2、定期研讨。根据阅读笔记,导师与学生自由深入探讨,形成思想碰撞;

3、原则上每两周研讨一次。

四、面向对象及要求:

1、爱好阅读,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学)知识积累的同学;

2、整个活动过程中遵守读书小组活动规定,踏实读书,并认真撰写读书笔记;

3、自控力差,不能保证完整参加小组活动者请不要报名;

4、拟招募6人;

五、报名方式:

请发送个人申请至:dushuhui_bnuz@163.com,择优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