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期间:2011年9月14日—2012年1月18日
交换学校:台湾静宜大学|社会工作与儿童少年福利学系
一波三折后,2011年9月14日,我们还是如期到达了台湾。
人面对新鲜的事物是不是一切都显得如此的好奇,至少我是。
静宜大学师生都很热情,盖夏修院宿舍的修女,阿姨也很和蔼可亲。用台湾本地同学的话来说,“盖夏真是个温暖的地方”。
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两岸在很多方面有不同的见解以及生活习惯,本来我还是心存芥蒂,小心翼翼,以免引来不必要的误会。
可是生活一段时间后,我内心的防线渐渐的消除,无论你走在何处,走进哪里,不会因为你是外地人,而歧视你,行人都是温文有礼,店家都是热情洋溢,学伴真心相待。天冷会提醒你保暖,有活动会发来邀请邮件,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小小得细节无处不打动我,感动无处不在。
在此,让我改变最大的是态度。
我是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当初我还很困惑自己来台学习社工。可是真的接触这个专业后,我开始去接受,了解这个专业。社工与法学的思维模式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如何在已固定的思维模式中去接受不同的思考方式成为了一种挑战,在老师以及同学的帮助下,我慢慢可以换种思维模式,换个角度去看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换种方式,换个角度看问题渐渐的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习惯以及态度,我懂得了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理解他人,用尊重他人换来别人的尊重。
再者,在台湾学习的期间,自己所学的一些课程对自己在生活中以及未来的职业中还是很有帮助的,就如同授课老师所说的一样,“这堂课以后也许对你们并没有什么帮助,但是,我教会了你们一种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这对你们以后是很有帮助的。”很幸运在台湾能够遇见教我的这些老师,这是一种缘分,对于知识,他们从来都不吝啬,倾囊相授。我自认,性子都急了点,经验都少了点,看的也重了点,做作业赶了点。可是在这里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让我知道了又中完成作业的方式叫做优雅的完成作业,有种面对事情的态度叫做“凡事不顺利自由它不顺利的道理”,还有一种待人处事的方法叫做“做自己”。
在这里最难忘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我生长的地方离大海并不遥远,我自认自己对于大海并不陌生。直到见过垦丁的海,见过花莲的海,我才知道自己对于大海的了解简直是井底之蛙。
垦丁的海让人感觉到安静,特别是在夜晚,几个人喝喝小酒,听听海浪的声音,整个人都感觉到无比的轻松,赏的不是海,而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心情。只有亲身经历过,才可以感觉到期中的妙处,我的拙笔是难以把那种境界给记录下来。
在花莲,我见到了太平洋,波涛汹涌,海浪打海潮打的是一种节奏,看着一望无际的海洋,海天相接处的地平线,才领悟到海的宽广,才知道什么叫海阔天空,仿佛领会到了苏子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句话的心情。在大海面前,感到了人生的苦短,同时也让我懂得了人生既然苦短,那就要好好的珍惜生命,珍惜时光。
难忘阿里山之行,在崎岖的山路上高歌一曲山路十八弯;最爱司马库斯的山景,踏在泥泞的山路上,看着满山红叶,青山倒影在绿水中,彩虹高挂蓝天上,见识到大自然的魅力,返璞归真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会。
而让我收获最大的是一份友谊。
无论是与自己一起来的同学,还是在台湾结实到的新朋友,我们所建立起来的友谊都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大家在同一个班中上课,超越了年级的界限,没有师兄师姐的概念,只有共同进步的理念。在这里,我并不感觉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愁苦,大家相亲相爱如一家人,互帮互助的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台湾友人的帮助下,我可以更快的适应这里的生活以及环境,遇到困难,他们都会鼎力相助。让我了解到朋友的妙处,更加体会到什么叫出门靠朋友。是朋友,教会了我真诚待人的意义,是大家让我即使身在他乡纵使想家,也不会半夜独自低头思故乡。
起初在这里吃不惯,住不惯,行也不惯,遗憾的是在我慢慢习惯这里的时候,离别的脚步也进了,即使内心有千百个不舍得,不愿意,可是还是要接受离开的现实。我也许没有那么豁达,我不能轻轻的来,悄悄的走,我至少要将回忆,一种没有过的体验,名正言顺的带走。
古人是聪明的,所以他们留下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的经验,此时此刻我只想说的是,再见了,静宜;保重了,老师;珍重了,朋友;让我们有缘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