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承蒙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与静宜大学之合作办学,我有幸赴静宜大学社会工作与儿童少年福利学系交换学习一年。2011年9月14日,搭乘南方航空的航班,跨过海峡,直达台北桃园机场。出舱时,踏入宝岛台湾的土地的一刹那,这里的一切似乎在挑动着我的神经。我对台湾不怀偏见,不盲目崇拜,只是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怀着好奇与憧憬,我开始了在静宜大学求学的生涯,半年内收获颇丰,感触颇深。今作如下述,分三章节,仅表个人在静宜大学之求学心得与所思所悟。
风物篇~日月潭侧记
湖水北半边状如旭日,南半边肖似新月,故易名为日月潭。
日月潭之行,是来台之后最早的一次旅行。回过头来,当时并无过多思想上的脑力激荡,而是身心上的释怀与放松。日月潭风景区的景点,如涵碧楼、文武庙、孔雀园、慈恩塔,并没有留下太多足迹,只是在玄光寺上走走拜拜,吃岛上的阿嬷茶叶蛋,再搭乘轮船至下一码头伊达邵。在这留下了在台最美好的时光,清清的水,舒适的风,精致的纪念品,日月潭全貌,流露出浑然忘我、有所有思的陶醉,以及如释重负的放松与平静。尤其在缆车上,远远眺望,那平静的水,蓝蓝的天,仿佛与我们连接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永不分离。现在忆起这段美好的时光,深觉有再思考的必要。于是,我观看了候孝贤导演的电影「悲情城市」。避开碰触个人的感受和自己当前的议题,我略予介述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影片通过林阿禄老先生一家人的不同命运,真实反映了一九四五年台湾回归祖国至一九四九年国民党政府撤守台湾这个政治与个人苦难纠结不清的无情时代。这其中碰触了不少敏感的政治问题,如二.二八事件。在那场大屠杀中,据不完全统计,群众被杀达三万余人,日月潭的清清潭水,曾流淌过无数无辜百姓的鲜血。
在我看来,旅游不仅是在欣赏,而且要有所思。来台之后,我游历的地方不多,如台北、台南、高雄、垦丁,但是让我有所思的,即是日月潭。透过书籍与电影,我了解了日月潭背后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打破了许多的迷思与自我设限,让我在心灵上的互动与体验之后,从而对台湾的历史,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另外一种豁然开朗的领悟。虽然,我没有丰富多彩的游历,没有留下半个台湾的足迹,但是,我有了这样的生活体验,相信,我以后的游历也会这样着实丰富,透过人与大自然的对话时,也会有更不一样的脑力激荡与自我思考。
学习篇~在台湾的学习、见闻和随想
在静宜大学,师资水平与馆藏资源是一流的。必须一提的是,社工系的老师富含学养精神、实务经验多、阅历丰富,并各有专长与专门著述。虽然,手上的教材砖头般厚,但老师生动有趣的授课方式,早已将手上的「砖头」抛之九霄云外,从而一头扎入学习的海洋中,汲取知识的营养。所谓学无止尽,不要局限于一家之言,借由各种管道,我参加了校内校外大大小小的研讨会与座谈,也参访了主妇联盟与彩虹天堂等NGO,在研讨会与参访中激发脑力碰撞,从而发展广博的视野和知识的深度。
而让我的求学生涯画上点睛之笔的是,有幸在社团法人台湾福气小区关怀协会担任志工。在短短的四周里,虽然大部分的工作只是记录性的工作,看起来索然寡味,单调无聊,但其中的人生经历对将来从事社会工作行业的帮助是极为鲜明的。我相信,下学期的志工生活,将会更加丰富与多姿多彩。
世情篇~杂谈台湾的人情
初来报到,人生地路不熟,承蒙国际事务处、系办、住宿组以及盖夏学苑修女等诸多人士给予协助,让赴台交流之行得以顺利开展,在此致上由衷谢意。
其实,台湾人热情早已耳闻,只是未经考证,一切充满了好奇。台湾人是感情淳厚,还是人情浇薄,抑或是如海洋性气候般,变化莫测呢?
此次来台,让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馆的藏品所勾起的感伤之情,也不是南部垦丁的浪漫风情,而是台湾的人情。
在上下公交车时,公交车司机一如既往地对乘客致以最亲切的问候。一句句简单的「谢谢」,一副副友善的面孔,一直炙烤着我的心。透过普通百姓的那一句句动情的语言,我感知到这里的平凡生活,透以台湾人最简单的友善。
感恩自己有这段赴台学习的经历,感谢一路走来诸位人士的指导与协助,祝福你们!
后记:脑海里依旧记得临行前系主任在交换生座谈会提醒的赴台三个目的:学习、体验生活与深交朋友。甚感遗憾的是,此次交流学习之行没有交到要好的台湾朋友。这也许是大家所面临的一大困惑,也是两岸学生交流与互动的一个迷思。要破除迷思,只有更宽泛的沟通,更丰富的生活体验,更深切的理解,才能在两岸青年交流上架起友谊的桥梁,也希冀下学期在这方面会有更扎实的互动与体验,此乃我在静宜大学之交换心得与所思所悟,并表个人之想望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