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脑里面“台湾”的文件夹,陈列着以阿里山、鹿港、日月潭、花莲等等命名的文件夹。一个个点开浏览,那段在台湾的日子历历在目。
< 学习>
把学习摆在心得的第一个部分会让人觉得假惺惺了,只是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一个学期社会工作的课程后,确实获益匪浅。
我们交换的静宜大学在台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天主教大学。学校面积相对于我们北师大来说并不大,都说我们北师大是山谷里的大学,那么静宜大学则是山坡上的学校,每次从校门口走到第一座教学楼,就等于爬了一座小山坡。需要特别介绍学校的机车停车场,因为大部分台湾学生都是骑机车上下课,于是当停车场停满机车的时候,那片机车海会让我的密集物恐惧症发作。
回到正题谈课程。交换期间,社会工作的必修课有行动研究、NGO管理、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心理、方案规划以及社区工作方法。作为法学专业学生的我,起初看到这些课程名字不免感到陌生,但是所有课程在接触了第一节课后便觉得并没有想象中难。也或许是老师考虑到我们这个珠海专班有法学以及行政管理专业的同学,刻意降低了难度以至于我们可以很好地适应。另外,我在静宜大学也修了一些法律系的课程,分别是犯罪学、婚姻法律、环境法以及著作权法。
在表达对课程的感想前,我想,在静宜大学所见所闻,也并不能概括整个台湾的大学状况,遗憾的是,并没有去旁听其他国立大学的课程。而我在北师大的学习经验也不能代表全中国大学的状况。因此只能在静宜大学和北师大两所大学之间做比较,而不能以偏概全把范围扩大到两岸之间的比较。
我认为所修的几门社会专业的课程,都十分符合社工专业特点,即实践性更强一些。就像NGO管理这门课,老师带领我们实地参观了NGO机构;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课上,老师作为一名社工师,也经常与我们分享她的个案经验。社工系课程相对是轻松的,不管是上课的状态还是课下的任务。课上的状态让我真正的觉得,这样才是大学的课堂。老师引导同学独立思考,积极发言。学生尊重老师,但会提出勇敢提出反对意见。只是这样的课堂氛围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的努力来维持。而我对法律系的课程的体会是,我把我接触过的法律系老师分为了两类,一类是过于传统的,另一类则是过于开放的,走了两个极端。我不知道我用的这两个形容词是否确切,传统派的老师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早先私塾里的先生,而开放派的老师,则是完全以讨论、学术讲座的形式在上课。
在静宜大学交换学习期间,图书馆依旧是我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静宜大学的盖夏图书馆,那个我第一次走进它便想要在里面渡过余生的地方。在那里,有陪伴我一个学期的可遇而不可求的竖版好书;在那里,我看完了库存的莱昂纳多所有的电影;在那里,我写下了每一张寄往大陆的明信片。感谢,盖夏图书馆给我的一切。
< 旅行>
游学游学,游玩学习两不误,旅行成为了我们台湾之行必不可少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台湾学生很羡慕陆生,因为台湾有些地方连他们自己都没去过,陆生已经去过甚至是轻车熟路了。在我与一位台北的朋友描述我对台北的感受时,他说了一句,“到底你是台湾人还是我是台湾人啊?”我们抓住一切机会满台湾跑,是因为我们明白,不能浪费在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
重新梳理了一遍脑海中,关于这趟旅行的点点滴滴。美丽的花莲海岸线,小学课本的日月潭,101大楼的跨年烟火,五月天平安夜小巨蛋的演唱会,阿里山的小火车和高美湿地的风车……一切的一切都是令人难忘的。
< 生活>
台中这个城市,相比于台北,节奏并不快。每天在收分类垃圾车的音乐声中醒来,开始一天的生活。我们住的地方叫盖夏学苑,非常温暖的一个像家一样的地方,有慈祥的修女和热心的阿姨,还会在圣诞节的时候会给我们发很多的小蛋糕。晚上放学回盖夏学苑的路上会经过熙熙攘攘的夜市,还有美食如云的北势东路,写到这里已经要垂涎三尺。这就是平日的生活,看似平凡却每天都有惊喜的出现。
而生活久了,潜移默化,说话变得台腔有些重,有时候陆生的身份并不会被发现,所以有些本地人才懂的事情,自己却不懂,就变得十分尴尬。
在台湾学习、在台湾旅行、在台湾生活,自己得到的只有自己最清楚吧,文字终究还是苍白的。那些年,我们一起去的台湾,我没有后悔。只是留下了一堆遗憾。这样也好,给了自己一个重新踏上宝岛的理由。最后,感谢学院给予我机会,同时感谢带队的杨志伟老师以及每一位珠海专班的同学。而我也要感谢自己,给了自己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