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曾拜读过法国政治思想家,法哲学家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他以通俗优美的笔调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自由民主的美国社会。以描写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现状来表现美国民主的生命力及前途,阐述美国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当我阅读该书时,字里行间都洋溢出“贵族制度必然衰落,平等民主势不可挡”的思想。
读完整卷书,很多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真正的美国是不是像托克维尔那样描述的自由平等?为什么美国取得令世界无数国家向往的自由民主?美国的政治制度的优势是如何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美国的自由到底是怎样一种自由?
曾读过布尔斯廷《美国人》一书,作者以美国历史为背景探索美国民主发展的渊源和历程。我清楚记得书中的一句话感动了我“我们将如山巅之城。为万众瞻仰。因此,我们如果在已经着手的事业中欺骗我主,使主收回目前赐予我们的庇佑,我们就将成为世人笑柄,天下丑闻。”布尔斯廷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自己对美国民主的命运感。
读过大家们写的关于美国民主,自由,政治制度以及社会生活的书之后,我都会产生怀疑,事实到底真是如他们所述吗?美国到底是怎样一种自由,怎样一种民主?它令许多国家标榜的政治制度究竟有多好?
也是这些在阅读中产生的疑问和内心深处的美国情结,驱使我参加了今年7月份我院举办的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城市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交流访问学习活动。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以及后来的短暂的西海岸之游,让我全方位了解了一个真实的美国,或多或少地了解到美国人的生活态度,处事方式,以及这个国家的社会整体状况。
以下是我在此次一个多月的美国之行中的一些随感和感悟。但在此之前我斗胆引用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的序里的一段话表明我的立场。“我之所以考察美国,并不单纯出于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尽管好奇心有时也很重要。我的希望,是从美国找到我们可资借鉴的教训。谁要认为我要写一篇颂词,那将是大错特错。••••••”此次学习我不敢谈是属于“考察”,最多只是短暂的“初体验”。我只是希望把我在美国学习生活中看到的、感受到的、感悟到的,尽可能地真实的记录下来,让尽可能多的人了解一个真实的美国,同时也可以真实地看清我们自己,寻找到存在差距的原因,那么我们进步起来也就更快。
初到美国
飞行了15个小时后的飞机最终降落到西雅图机场。走出舱门的那一刻,我以为我会激动万分,以为我会兴奋不已,但取而代之的是平静和淡定。我追问我自己,为什么到了梦寐以求的美国,却异常的平静?在之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我似乎寻找到了答案:1.这个世界真的好小,小到超乎自己的想象;2.真正让我激动和兴奋的不是美国的建筑,是美国的文化和自由严谨的学术氛围,还有美国人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生活态度。
初到美国,我用好奇的眼睛捕捉新奇的事物,极力想认识到我们究竟与美国差距有多大,差距在哪里。
在机场,不管过安检的旅客有多少,安检工作人员都会面带微笑的问你“How are you doing today?”然后耐心的检查你的证件,一切完毕之后还不忘对你说声“Have a nice day!”让你心情大好。从西雅图转机途径丹佛,再到俄克拉荷马,所有的机场工作人员似乎都经过了统一的训练,都热情的和你打招呼,都耐心的处理各种问题,都不急不躁。从他们的工作态度来看,似乎每个人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都非常享受工作的过程。
在机场里,我还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大约只有三四岁的小男孩自己拖着自己小巧的旅行箱,屁颠屁颠地跟在父母后面,自己办理托运、登机手续。这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因为在国内我们看到的三四岁的孩子不仅不可能自己拿行李,反而还要让父母背着抱着。从小独立意识的培养,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绝不以来他人,包括父母,是美国人教育孩子的理念。后来与OCU的学生大使谈到这件事的时候,我问他们,孩子那么小,让他们自己拖着旅行箱,在机场里走来走去,家长不会因此担心孩子摔倒或者走丢吗?他们反而奇怪的反问道“可是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办到啊,这些担心太不必要了。如果父母替他们都办了,就是不信任孩子的能力,就是不尊重孩子。”我对这样的回答心生感慨,或许教育才是我们与美国差距这样大的根源。从机场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到独自办理托运登机手续的三四岁小男孩,都让我感触颇深,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迎面走来的陌生人都会对你真诚的一笑(到底是不是真的真诚不得而知,但至少在我看来是真诚的,让你心里由衷的开心和感动);分类垃圾箱里没有乱丢的杂物;十字路口互相谦让的车辆;公共场所里秩序井然的排队等候;没有大声喧哗,没有你拥我挤,没有随地吐痰,更没有肆无忌惮地抽烟••••••总之,一切都让你感到舒适,感到心情舒畅,不会有人对你鲁莽,即便有时会有不可避免的碰撞,对方也马上向你道歉,看上去似乎比你也愧疚。
这就是美国给我的初次印象。乐观的生活态度,每个人似乎每天都活的很开心。热情友好地对待陌生人,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只要互相之间有眼神的碰撞,对方就会友好的微笑,甚至更热情地向你打招呼,问你今天过得怎么样,或许这也许是一句客套话,但是这样的一句话,会使对方心情放松,愉悦起来。遇到外国人(尤其像我们一样的亚洲面孔)他们还会热情的问你来自哪里,临别时也不忘说一声“Welcome to America!”让你心里很温暖,心情很明媚。
OCU的学习生活
在俄克拉荷马城机场降落后,就有两名帅气的学生大使Zach和Jake接机。一路上他们热情友好,并表现出对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的样子,使紧张而又有些拘谨的气氛很快缓和起来。而大家也热情的为他们介绍起中国文化来。
到达OCU的校园,宁静,干净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棕色的欧式建筑别有一番风情。接待我们的是法学院图书馆馆长Ms.Jackson,一位和蔼温和的老人。为我们耐心的安排住宿,并发给大家一些生活必需品。
在和OCU学生大使交流中我了解到,法学院的学生必须在课前预习教授明天要讲的内容,因为,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授会随机叫学生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课堂部分会有很多讨论的环节,如果你没有把预习功课做到位,出糗是一方面,也不再会有人愿意和你一个小组讨论问题。每一个人都非常努力,都非常用功,阅读案例到深夜2点是经常的事情,还有各种考试需要应付。因此,美国法学院的学生学习生活并不轻松,每个人都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在一个月的相处过程中年,我听到的更多的是他们热爱自己所读的专业,认为法学是一门专业、神圣、受人尊敬的专业,即使很辛苦但也是暂时的,很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而没有听过半句抱怨专业太难,或是抱怨太多案例要看。我认为他们这种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敬重和尊重的态度是我们国内法学专业研究生需要反思和学习的。
OCU法学院荣誉院长,Professor Hellman是一位非常绅士,对学生非常尊重和爱护的一位教授。他为我们教授的课程是律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则,其严谨的治学态度,耐心的讲解,对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都热情乐意的解答。为我们教授法律写作的是一位优雅热情的Professor Rolls,思路清晰,讲到你听懂理解为止。模拟法庭的指导老师是俄克拉荷马城最顶尖律所的创始人之一Mr. Conger,在为我们做指导时,其出口成章的开庭陈述,极富感染力的总结陈词,都让我们叹服不已。获得如此之多的荣誉,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但Mr. Conger却仍致力于学生教学,并且极有耐心,认真指导每一个出庭的同学,这种精神着实令我感动。
在与美国教授学习的一个月中,我深刻感觉到中美教育理念的差距。首先,在美国,教授与学生是平等的地位,学生从来都不畏惧所谓的“权威”,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没有人有权利剥夺他们表达言论的自由,即使这些观点是与“权威”大相径庭的,而教授们似乎也很乐意他们的学生去挑战权威。其次,鼓励式教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教授对学生提出的任何观点都给予赞赏,鼓励你从多角度论证你的观点,在与教授探讨某个问题时,他们的连环发问或许让你有些招架不住,但其实这是对你的一种鼓励,鼓励你再深入钻研你所提出的观点和想法。这也同时说明,美国学术氛围的严谨,教授不仅是教授课本上的内容,更是传授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并且不断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第三,对学生的信任,不仅体现在对其学习能力的信任,更体现在对其品格的信任。美国法学院的学生从不对教授布置的任务讨价还价,而教授们也“毫不客气”地布置一大堆案例让学生们去完成。在于几个教授聊天之后,我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对自己法学院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相当有自信的,对他们充满了信任,因此就以高水平来要求自己的学生。
美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体现一个理念:实用,独立,自信,勇敢。在周末,OCU组织参加这次项目的学生到Tosa这个城市观看他们一年一度的“牛仔节”。参加“牛仔节”比赛的最小年龄是2岁。我亲眼看到,你个小女孩骑在羊背上,羊急速向前奔跑,小女孩从羊背上掉下来,没有哭,也没有父母过去搀扶,而是自己站起来,还不忘做一个胜利的姿势。和学生大使Zach口中得知,俄克拉荷马州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勇敢自信,因此他们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报名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胆量,而且还能让他们在比赛获得自信。骑马,游泳,棒球••••••这些运动都是他们非常熟悉的。听到这里,我在想中国的孩子是不是活的太累了?
在观看比赛之前,我们品尝了富有印第安风情的美味。在领餐具时,我注意到发给游客餐具和杯子的是大约十多岁的两个小男孩,Zach告诉我,他们是在这里工作的,如果留意,还可以看到观众席卖饮料和报纸杂志的小孩子,他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有独立的意识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从学生大使们的谈话中我得知,他们就是像这些小孩一样大时,得到第一份工作。钦佩之余,我在反思,我们从小教育孩子的不是一些生存技能,不是培养他们如何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那在中国的家庭中我们到底教给孩子什么了呢?
在美国,还有很多细节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在学校图书馆、商场或是其他一些公共场所,前一个人进门之后都要回头看看后面有没有人要进来,如果有人的话就确保门交到下一人的手里,才会放手,而如果下一个人还有几步远,他(她)就会耐心地等几秒钟;在没有交通灯的岔路口,车辆不是争先要过,而是互相打手势谦让着,而车永远是让人的,如果有人要过马路,行驶的车会自觉地减速或是干脆停下,让行人先过,而没有司机按喇叭,按照他们的说法是:除非非常紧急的情况,非则按喇叭,不仅不礼貌而且又是还会吓到其他人。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一只小狗要过马路,而一位司机则专门停下车来让小狗过去,才再继续行驶。
以前,我从一些书中也读到过类似的场景,我甚至怀疑过它的真实性,但是直到我亲眼所见,才真正相信,那一刻真的被震撼了
在OCU学习的一个月中,让我切身体会到了美国学生的学习生活,也让我了解到美国人的社会生活和价值理念。
以前在我的意识层面里,美国只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发达国家,美国文化风靡全球,而具象的概念一点也没有。此次在OCU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见到了俄克拉荷马州的最优秀的律师,还见到州法院的法官、检察官和联邦法院的法官,与他们探讨学术上的问题,交流自己学习法律的心得。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从切身的体会中我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强大,原因在于其拥有强大的体制,从美国的民主制度就可以看出,美国社会是一个不断进化,历久弥新的社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世界末日没有到来,美国就屹立不倒,就可以不断进步,不仅是因为美国人民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且是因为美国的融合性极强,他们不在乎你的肤色,你的背景,只要你愿意来到美国,你可以创造价值,那么你就是受欢迎的,你可以享受到美国公民一样的待遇,这也是美国吸引世界大量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整个国家显得有用不完的干劲,活力四射,每一个人脸上洋溢的都是笑容,每一个人都特别会推销本国的文化,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文化能影响全世界。正如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所描述的一样,美国人民的生活看上去像是在无政府状态下生活的。他们从来不是张口闭口地和你讲政治,也不会不停地评论政府,但是一旦触及民众的底线,他们就摆出法律,讲的头头是道,而平时很少谈及的政治,他们不仅了解而且认识的很深刻。这就是美国的社会生活,自由平等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一个宣传的旗帜,而是真正融入到了他们的生活中,成为他们身上的一种特性,一种思维模式,嵌入到了血液中。
法学专业对比
美国法学与中国法学教育大不相同,施行的是精英教学,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法学院读法学专业的,它有严格的条件限制:1.必须是拿到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才有资格申请;2.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LAW SAT考试,并通过(不同学校的法学院的要求各不相同),而且大学开设法学院要通过当地或该大学所在州的律师协会的审查才可以开设。而中国大学开设法学专业泛滥,几乎只要是大学就可以开设法学院,而开设法学院也不需要任何有关法学组织的认证,只要教育局批准即可,甚至有些专科学校都可以开设法学专业,这样使得我国法学专业人才素质参差不齐,很难使从事与法律有关的职业呈现高素质状态,也就为我国法治工程增加难度。因此,我认为教育源头如果不把好关,接下俩的工作难度就是难上加难,无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使我国的民主建设陷入一个比较困难的境地。
因为是经过层层选拔,所以美国法学院的学生都属于高素质人才。其抗压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是非常优秀的,从法学院的学生大使的口中,我了解到,夜里2点以后睡觉是经常的事,案例多的看不完,但没有人会因为任务多而和教授理论,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在教授讲案例之前,尽可能地整理出案件事实以及整个推理过程。这又与中国法学院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鲜明对比。法学院学生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社会的未来。一个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必将是一个法治社会,一个处处讲法的社会,而未来引导这样社会进步的则大都出自法学院。所以我们要有这样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
一定的社会经验对学习法学有很大的帮助。法学专业实质是一个专业性很强,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都对更深入了解法学理论和适用原则有一定的帮助。美国法学院的学生多半都有兼职工作,早早接触社会对许多判例则更容易理解,因为,毕竟法律解决的是我们生活中的问题,积累一定的生活常识,理解生活才能认识法律。
后记
一个多月的美国之行很快结束,在这一个月中不可能很深入地了解许多美国法学专业知识,但至少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平台,零距离和美国法学院的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和教授们一起讨论问题,和检察官一起探讨中美法律差异,和法官交流学习法律的心得,和顶尖的律师们探讨今后发展规划。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愉快,在OCU地每一天都在收获,都在进步,因此每一天过得都非常充实,非常开心。
和美国学生大使相处的一个月中,我认为,即使我们与外国人之间有文化的差异,有价值观念的冲突,但那都不是我们成为朋友的阻碍。其实人与人之间是没有本质的差别的,语言不通,肤色不同,文化差异,这些都是次要的,只要我们足够的真诚。
此次美国之行,不仅让我认识到了一个真实的美国,自由民主,而且也更看清了我们之间的真实差距。我们之所以存在较大的差距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太落后。GDP不能解决本质性的问题,如果我们想真正实现一个自由民主的法治社会,那么我们必须首先重视教育,教育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希望更多的人能过意识到这一点,提高自我素质,提高公民意识,我们的社会才能够点滴进步。
最后,感谢学院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希望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其中,因为你收获的将超乎你的想象,或许你会因此改变你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改变你之前的价值观,你学习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国内永远学不到的东西。